top of page

1201

台味話家常

台灣是多元文化的混血兒,台菜也在吸收各式料理的特色中,長出自己的模樣。這場食客是創意實驗室畢業生回娘家,儘管菜色並不華麗,但我們用過年過節的心情款待,希望讓她們想起來,這種簡單、平凡又踏實的滋味,就是台灣。

菜單

主廚筆記

詩惠

說到最具代表性的台灣小吃,就不得不提滷肉飯。小小一碗滷肉飯,在小小的台灣島上,可能有千百種不同的做法,家家戶戶和每間街頭小店做出來的滷肉飯都不一樣,但不變的是最能象徵台灣的那種道地滋味。這一次,我們端上桌的是南部口味的偏甜滷肉飯!先爆炒肉丁至金黃焦香,再依序加入調味料、冰糖、滷包,濃郁的豬油香混著滷汁的甜鹹醬香,瀰漫整個實驗室(或是瀰漫整個藝文中心),再放入鵪鶉蛋、油豆腐,一起滷製入味。鍋中食材沸騰、冒泡、慢慢入味、漸漸濃稠,彷彿連我們一起下廚、吃飯的時光也被濃縮了,滲進回憶的縫隙裡,每一次想起都是令人幸福的味道。滷肉完成,澆淋在熱呼呼的白飯上,配上一個半熟的荷包蛋,就是我們再熟悉不過的台灣味。

另外,鹽焗魚的做法簡單、吃法浮誇,是道不怎麼費工夫但味道令人驚豔的料理。把兩斤粗鹽混合些許義大利綜合香料攪和均勻,再裹上已經去內臟去血水洗淨擦乾的吳郭魚身上,送入烤箱半小時,等鹽殼焦黃硬脆即可。上桌之後用叉子輕輕把鹽殼敲開、撥到一旁,然後小心地將魚皮整片掀起(未去鱗的魚皮很好分離,反之則容易黏在魚肉上),鮮嫩多汁的魚肉就藏在底下等待食客動筷。

終於來到最熟悉的台味!這次主菜由扛霸子詩惠料理滷肉飯,我負責配菜半熟蛋、蒜炒四季豆與梅汁番茄。在詩惠的指導下,我總共煎了十五顆半熟蛋,也從一開始看到油爆就退避三舍的膽小鬼,變成半熟蛋達人!

煎半熟蛋最可怕的環節是,蓋上鍋蓋前要放一點水,讓水氣受熱蓋在蛋黃表層,形成美麗的薄膜。但只要水一加下去,油開始不受控的亂噴,發出「啵啵啵」的劇烈聲響,有時候甚至差點把鍋蓋彈飛。如此怕油爆的我,為甚麼每次都剛好負責大火熱油的料理(笑)

再來是蒜炒四季豆這個看似簡單的料理,也蘊含著大量危機。因為一次炒的量比較大,所以很難每一根豆子的熟度都一樣,加上一開始需要先用米酒悶煮,所以一不小心容易悶過頭,導致豆子過於軟爛。不擅長拿捏時間與調味料份量的我,特別致電給遠在台南的母親請益,豈料母親竟回:「我哪知道,我做菜都是看感覺啊!」好一個感覺啊...我最不相信自己的直覺了...但後來試過幾次,漸漸抓到要訣,所以這道料理最終還是宣告成功!

最後是我的拿手菜-梅汁番茄!簡而言之就是梅子汁醃番茄。這是一道只需要番茄、梅子、糖、水的料理,但過程極為麻煩。因為要讓番茄入味,所以番茄需要去皮,必須先在每一顆番茄上用小刀劃十字,放入滾水煮到它皮稍微裂開,最後在一顆顆為它去皮,看似簡單的步驟卻花了我兩個小時,中間達達還有阿律經過廚房跟我聊天,直到他們都走了我還在剝,剝番茄剝到懷疑人生。所幸最後做出來的成品,如我印象中的一樣好吃,便也滿足了(在料理場上好容易滿足)

聿庭

環境筆記

絲彤

在老榕樹下的大裡石桌上,一架卡式爐燒著茶,亦可見幾樣小菜、水果,老人家們圍坐,帶點雜訊的伴奏響起,大家的視線交會在一位手上拿著麥克風的老人身上,露天卡拉ok揭開序幕...


這是台灣公園常見的景象,但這種食與樂的結合除了在公園、或尾牙等場景外,還有沒有別種可能性呢?恰好配合此次台式料理,將如此附有台灣特色的文化,帶入創意實驗室的用餐空間,讓來用餐的食客一面用餐,一面可以點播自己喜歡的音樂,或是高歌一曲。


雖然除了一開始唱了幾首,食客們都太專心吃飯、聊天,有點可惜,但聽到他們聊到我們選的7、8年級歌曲,勾起一些回憶、創造話題,也頗為開心~

​精選照片

bottom of page